美术馆课堂丨工作坊招募:博物之知——归零学堂
博物学(又译作“自然史”),可以宽松的定义为对动、植、矿物及其他自然现象的研究。16-19世纪之间,在殖民都会、商埠和边陲勘探、收集和买卖动植物标本和矿产的欧洲商人、探险家和植物猎人,依赖本地民众的地方知识,将这种认知自然的方式,应用于对不同地理区域的人类、文化实践、物种和自然资源的鉴定、分类和研究上,并确立了现代西方的科学知识等级。博物学的演变过程反映出自然深刻的历史性,人类只要提出了自然的知识,实际上就已经改变了自然。
对物质文化的生成尤为关注的艺术家,检视、复现和虚构被科学主义遮蔽、忽略和抹去的角色及视角,以审视博物学的历史与当代视觉实践的交织。他们天然地抵制知识的专门化,并试图将已为生物学、地质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专业门类所排除的宇宙观和物质体系,重新引入当代艺术的议题之中。
为了回应战后由英美学界确立的“东南亚区域研究”的合法性危机,项目刻意消弭“区域”和“展览”的边界,并将艺术生产和策展实践,视作翻译和教育的媒介,以邀请学者、艺术家、行动者和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学生,参与到三年展的工作方向和方法的构建和讨论当中,搭建不同学科、视角、路径与方法的实践交汇。
什么是“归零学堂”
在“博物之知”的展览框架当中,“归零(unlearning)包含三重涵义:一是对于博物学知识及其历史条件的反思,自然被塑造成对象,本土民众的动机和行为被他者化,跨地区的文化交往,因缺乏文字纪录或物质载体,成为无法显影的部分。二是图像的电子化和技术化,使诠释的主体和过程变得多样和开放,文化原真性不再是核心,博物馆展示伦理标准和权威意义也不断受到语境和批评话语变化的影响。三是“知识”的去中心化,未受过专门学科训练的学生、行动者和艺术家,出于对自然生态和地方文化传承的关切,也可以抱持天真的“博物学”态度,将多样化的宇宙观,作为行动和改变的出发点。
本次为期两个月,合共六期的“归零学堂”将面对大学城各大高校,不同学科背景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公开招募。除围绕博物学的历史及伦理、生态批判及其研究实践、策展方法及实践等三个主要方向展开,参与者将与艺术家、学者和生态保育的活动家一起,测试个人兴趣与集体思考,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中,持续展演并呈现每期工作坊的成果。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大学城外环西路168号),部分学堂可能于美术馆以外举办,具体地址详见后续公告
我们期待你参与到归零的学习和行动中来!
- 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有着广泛的兴趣
- 喜欢艺术,爱好阅读,经常逛美术馆和博物馆
- 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擅长拍摄、设计、做菜、手工或者社交媒体运营等等
- 积极参与团队讨论与合作,在项目过程的呈现中发挥所长
- 不无故缺席,承诺参与全程六期学堂
(报名入口请查看文末)
第一课
我们将进入展览现场,由本次展览策展人蔡影茜和建筑/展览设计师刘洋引路,从展览的空间设计入手,讨论展览的路径设计、到光、色彩、材料、肌理、声音等,剖析展览概念如何转化为物理空间内的叙事、身体及感官体验。
第二课
我们聚焦诠释的意义和可能。策展人谭悦、蔡俏凌以三个具体的诠释案例作为切入,分析“参与性诠释”作为超越文本的概念传达工具,整合研究资料、和策展资源,并成为沟通观众与展览的桥梁。
第三课
我们深潜入艺术家的工作的背后。我们请到“水系”计划的发起人曹明浩、陈建军,和他们的合作者,生态保育活动者扎琼巴让。 他们的实践以艺术实践以研究为基础,注重过程和多种合作。艺术实践如何成为学科交汇的枢纽艺术家作为地方性生态知识的转译和传播。
第四课
我们打开策展人的工具包,邀请策展人、研究者杨北辰分享进行中项目,策展人如何成为资源的策动者,去撘建学术理论、艺术创作、平台、媒介、公众的多维度关系谱系。
第五课
我们走近博物馆工作的台前幕后,了解一件文物如何从挖掘出土,分类编号、修复、储存、展示的过程。我们还邀请了人类学学者冯莎、和艺术家胡昀讨论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博物学的研究及方法的应用,以及以后殖民的视角重新审视展品展示的伦理。
第六课
我们学习艺术家对于自然的观察、敏感和想象。成长于中医世家的艺术家苏咏宝带领我们以艺术家的视角观看中医药博物馆,展开艺术家是如何的运用中医理论去探讨万物的形式、物质性、及其之间关联。
第一课、第二课分别在3月4日、5日下午2:00-5:00 “博物之知”展览现场举行。第三至第六课,时间地点待定。
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策划:蔡影茜、谭悦
主理人:刘洋、蔡俏凌、陈建军&曹明浩、扎琼巴让、杨北辰、冯莎、胡昀、苏咏宝(最终名单或有修改)
特别鸣谢:广东时代美术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南汉二陵博物馆
长按二维码进入活动行界面报名
报名后后您或将收到面试电话,请保持电话畅通。
尽量详细填写报名信息,会有效增加您入选的机会。